什么是“碳中和”?碳中和就是碳平衡,區域內的二氧化碳產生量和排放量與二氧化碳的利用量和轉化量相等,這就達到了碳平衡,也就是“碳中和”。地球上,二氧化碳的排放來源主要是人類的生產和生活以及人類和動物的新陳代謝所產生的;二氧化碳的利用主要是植物吸收,在光合作用下,轉化為有機質并釋放出氧氣。開發利用生物質能,可以實現碳的循環利用,二氧化碳不累積、不增長。歐盟是全球最早致力于低碳發展的地區,已完成碳達峰,正邁向碳中和,其經驗值得借鑒。歐盟GDP占全球的比重為 22.54%,同期能耗占比為8%,碳排放占比為8.79 %,實現能源系統碳中和采用的是以生物質能為主的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從歐盟27國的能源總體結構來看,生物質能占可再生能源的比重高達65%;從碳減排的貢獻來看,生物質能占比達43%,位居第一。
生物質能作為國際公認的零碳可再生能源,具有綠色、低碳、清潔以及來源廣泛等優點。我國主要生物質資源年產生量約34.94億噸,其中作為能源利用開發的生物質資源潛力達4.6億噸標準煤。從實現“雙碳”目標的角度看,大力發展生物質能源化利用,將是我國繼發展光伏、風電等可再生能源之外的一個必選項。
?